11月22日,现代医院管理学术交流会议在吉林长春成功举办。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会长、长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杨永刚出席,学会副会长、长春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孙良金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紧扣时代脉搏,精准锚定当前医院管理的核心热点话题,特邀来自南京、辽宁、吉林等地的6位专家作专题报告,共同解码DRG支付改革下医院管理的变革之道,擘画新质生产力赋能下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来自全省各地、各级医疗机构的书记、院长等负责人和医保、医务、科教等部门工作人员共200余人参加。


驭势·革新——探讨DRG与医院发展
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罗宗键首先以《DRGs2.0版本下中医医院发展策略》为题,介绍了医院“一总部三分院区”的发展概况,解读了DRG实施背景和四项DRG政策文件,详细列举CHS-DRG2.0的九项总体变化和分组内涵变化,深入剖析了DRG改革背景下,中医医院面临的诊疗模式差异、CMI低基础病种占比高、成本核算难题等八个主要困境,着重对中医成本核算困难、中医政策倾斜不足、优势病种有待扩充等热点议题,同与会代表展开互动和深入研讨。

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吉林省肿瘤医院院长王茂楠以DRG与国考融合点的全新视角切入,从DRG背景下如何提升医疗质量、促进精细化管理、强化基金监督等方面,带来《DRG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分享,还结合案例,介绍了DRG下MDT合作、医院成本管理、制定医保版临床路径等推进全院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实践经验,他认为,医院能够在DRG与国考的双重引导下,实现医疗质量、运营效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重点要通过“医保结算”数据+“医保DRG”数据相整合,找到突破口,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

精管·增效——看现代医院精细管理运营之道
“面对当前内部压力、外部压力俱存的挑战,我们医院特设立‘1491’经济管理行动计划,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最终力求实现以高水平经济管理保障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总会计师牛新巧以《深化业财融合,全面提升运营管理效能》为题,提出深化全面预算、开源节流稳居百亿医院前列,优化运营绩效、战略引领激发运营内生动力,加强财务管理、业财融合做好决策支撑,强化成本管控、全维度降本控费等九大重点任务的推进经验与落地思路,还针对如何实现破局管理的若干路径,从开源节流、提质增效、完善一科一策医院运营体系、拓展结算渠道、促进全链条人才培养等较为成熟的做法进行交流分享,引发与会嘉宾广泛讨论。

“忙在点子上,赢在布局里。要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通过精细化管理,把业务增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运营效益,作为医院管理者,还要懂布局、讲文化、重安全、促改革,从常态化考核与绩效考核评价运营同步入手,把促进中医院运营模式优化、成本管控效能提升当做核心策略,实现从完成预算到找准方向的升级。”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院长朱国琪以《新质生产力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题讲到。

融合·致远——医康协同新模式的探索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副院长杨峰以《数字赋能·管理提质:医康融合实践分享》为题,探讨了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和构建立体化、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的时代新需求,并阐述了中西医协同开展医康融合的独到优势,她以该医院在医康融合方面的数字化、智能化实践探索为例,介绍了“智能康复”在优化医院康复资源配置和针对不同患者群体,高效协同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的优势,为医院康复科乃至康复中心的建设,与医康融合新模式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

原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科技城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连斌以《组织创新理论视角下医康融合推动路径的探索与思考》为题,聚焦医康融合内涵、组织创新理论、医康融合实践调研与推动路径四方面,对比了医康融合与早期康复的异同,详尽、生动地介绍了建立康复医学中心的经验和丰富医康融合服务模式的必要性,重点就推动医康融合组织创新的十大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医康融合不仅仅是医疗服务的延伸,更是医疗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需要从组织架构、理念转变、资源配置、服务流程、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康复医学的发展需求。

“专家们的讲座和分享给我带来很多启发,不仅是一次发展解码,也是助推赋能,对于正处于改革深水区的我们医院而言,这场会议就像及时雨一般!”
“会议规格高、内容丰、影响远,6位专家分享完毕后,还可以说好评多!我拿手机拍了很多课件照片,回去之后还要继续好好消化一些创新的思路。”
“医康融合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专家的报告不仅展示了中医药在医康融合方面的独特优势,还为下一步融合现代康复理念的生态链的构建,给出了很好的指导。”

会议由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主办,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学会医疗安全工作委员会承办。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高健波 文/图

